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用屈原的故事,给孩子上节生命教育“必修课”

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一、端午和屈原
我们知道,其实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屈原传说更早。
许多端午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也与屈原无关。
但家长在和孩子讲述端午的来历时,却总绕不过屈原的故事——
屈原,姓是楚国的国姓芈(mǐ),名平,字原。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叫法,屈原应该叫芈平。
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经典代表作《离骚》。
他还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政治家,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实行政治改革。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老话说得很在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屈原在他的时代也有相同遭遇。
正因为他不愿妥协的耿直性格,被小人谗言与排挤,先后两次被流放他乡。但不管现实多残酷,屈原始终坚持自己,初心不改,心系楚国。
可惜天不遂人愿,楚国都城后来被秦攻陷。62岁左右的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抱着石头,纵身跃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就用各种习俗来纪念屈原……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以及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广泛深入人心。
二、如何讲屈原的故事?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在讲述相关历史故事时,顺其自然地和孩子展开讨论,可能比口头上说教,更生动有用。
比如说,当孩子问关于屈原投江的问题时:
“屈原死了,他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很伤心,我们不是一直说要热爱生命吗?”
家长不要慌张,这时候正是给他进行生命教育的绝佳时机……
1、屈原为什么投江?
前面说到,屈原本是楚国重臣,推行的政治改革卓有成效,但是因为其他大臣的谗言和排挤,被先后流放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04年,当时屈原大概36岁,期间他因憎恶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损害楚国的利益,写就了流传千古的《离骚》。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94年,屈原46岁时,被二次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时间长达16年,直到国破后投汨罗江而死。
期间,他依旧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等。
简单算一下,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攻陷时,屈原62岁左右,这在古时候已经是非常高龄的花甲老人了。
这样看来,他并不是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
正如屈原的那句名句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被陷害流放时,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以诗明志,力图找出报效国家的途径。
而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下,他也想要奋起反抗,却年老体弱、无能为力,只得以身殉国。
2、我们纪念屈原的什么?
屈原本身是一个坚韧、积极的人,即便被排挤、被流放,依然写出传扬千古的作品。
他在壮年之时,虽然屡遭磨难,却仍然坚持希望。
直到老了,眼看着国家沦陷,却已经不可能再有机会为国效力,才采取了投江明志的行为,这与被动消极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肯定的是屈原爱国的品质,而不是他投江的行为,这要一分为二去看待。
屈原的正直、坚持不渝爱国的品质,以及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才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原因。
任何一个年代,价值观念可能不同,但对于生命的热爱是一以贯之的,谁都不能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才是对父母家人、对国家最好的爱。
三、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妈妈,屈原投江死掉了,人死了会怎么样呢?”
由于民族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很多家长对涉及到死亡的问题比较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