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乡村建设怎么搞?他们想到了自然教育……

大片有机菜园、外形酷似威士忌酒桶的生态木屋、稻草做墙面的节能小房子、生物净化机……


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学生、游客,学习、劳作、体验、静坐、冥想、定居……


没人能够想象,在苏格兰东北角荒凉贫瘠的土地上,三个热衷灵修的普通人,历时55年,能够创造出一个生态村的奇迹。10年前,联合国还为这个生态村颁发了“最佳人居奖”。


? 作者:郭海岩(自然教育·研学实践基地 / 首席架构师)




荒地上的菜园子,奇迹从这里开始


在英国,芬虹生态村(Findhorn Ecovillage)绝对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1962年,因为习练灵修,遭到四星级酒店解雇。寒冷的冬日,Peter和Eileen夫妇带着三个儿子,和同时失业的Dorothy一起,流落到苏格兰东北部一片风沙交迫的贫瘠沙地。他们寄居在一个堆满垃圾的房车基地边,仅靠每月20英镑的失业救助金艰难度日。


曾经在英国皇家空军当过高级军官的Peter,为谋生计,一次又一次参加面试,几个月过去,却始终无果。




被生活所迫,他们开始在荒凉的沙地上开辟菜园,种植胡萝卜、莴苣、豌豆和大白菜。


十一个月后,他们的菜园生产出大量蔬菜,除了满足家人所需,剩余的还能够卖钱补贴家用。


劳作之余,他们仍然静坐、冥想。他们相信能够听从大自然的召唤,和植物不断对话,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在生态种植的道路上,他们遵循自然的法则,悉心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55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将这片废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以及无数人的心灵驿站。


如今这里已经是著名的灵性社区,是可持续发展培训的重要基地,也是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咨询机构——全球生态村联盟的总部所在地。


生态:乡村最美的名片


20世纪80年代,芬虹生态村的建设大规模展开。



生态住宅、绿色能源系统、节水系统、污水再利用系统、定期的生态教育、共用公共空间以及聚会空间等,这些当时最新的有关生态的思考和技术,都被一一引入到社区的营造中。



低碳环保的革命,从房屋的建设开始。附近苏格兰威士忌酿酒厂淘汰的巨型酒桶,在这里被改造成第一批生态屋。在地资源,信手拈来,便可成为体验感十足的文化符号。



他们尝试用稻草、旧轮胎、陶瓦、简易型木结构等环保节能材料建设房屋。他们出版了《绿色建筑指南》,成为英国生态房屋建设的首个技术指导性文献。



1989年,生态村里建起第一座风力发电机。如今共有4座风机在运行,实现100%能源自给的同时,还有余电可以卖给周边城市。



1993年10月,芬虹生态村推出了欧洲首个生态型污水净化系统——“生物净化机”,每天可以为生态村超过500户居民处理污水。细菌、微生物、水藻、各种水草和树木、蜗牛、鱼和其他生物,都被引入到这个水处理系统中。


生态+教育:为乡村注入不竭活力



芬虹生态村的蔬菜水果生态种植,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学习。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加入到灵修的队伍中。他们一起,引种世界各地花卉,搭建温室,开辟更多的花园。



1975年,三位生态村创始人曾经工作过的四星级酒店关门歇业。芬虹生态村居民共同出资,买下这个宾馆,建办了Cluny Hill大学。



如今,常年有400多名学生从世界各地前来,学习灵修与健康、生态村设计、朴门农艺设计等课程。理论学习在学校,实地践行在乡村。一批又一批的学员把生态村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自然生活空间打造:让游客从此流连忘返


乡村居民的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这里的常住居民大都六七十岁。



通过打造时尚自然生活空间,芬虹生态村成功地让年轻游客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