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期刊导读 >

现代纪录片教育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纪录片教育的发展概况

电影起源于纪录片。作为电影包括电视的最早形式的纪录片,距今已经有120多年。目前,全世界有4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纪录片专业,不过,直到近年,亚洲的高校里面,都还没有专门的纪录片学院、系或本科专业。

专业纪录片教育,即把纪录片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专业、方向,系统地培养纪录片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在我国也是起步比较晚。并且,在我国,也是先有研究生层次的纪录片专业教育,而后才有本科层次的纪录片专业教育。可以说,在发展上,有一点“倒挂”。

像我国,是先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开设了研究生层次的主要面向理论研究的纪录片专业(方向),而后到了2013年才在上海政法学院的上海纪录片学院,首次举办国内首个面向创作实践的本科纪录片专业,实现本科纪录片教育零的突破。甚至,截至当前(2018年),我国也是仍然只有上海政法学院的上海纪录片学院一家高校,开设有这样的本科专业。

虽然目前我国也有少数高校在本科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电影学等专业中开设了2—5门纪录片课程,但还都没有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进行系统的建设。

而这些也都与前述的国外较早就开始举办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纪录片教育不太相同。比如,哈佛大学的视觉与环境研究系,较早就将纪录片与动画教学作为该校影视教学的两大支柱。而斯坦福大学的艺术学院,也专门开设了纪录电影系。还有纽约大学的提西学院,也在新闻传播系举办了纪录片方向的教育(1)。此外,密苏里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以及波兰的罗兹电影学院在相关方面的教学也都很有特色,包括著名的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以及纽约电影学院,也都开设有纪录片方向的专业。

不过,考察当代海内外的纪录片教育的发展概况,不管是本科类型的,还是研究生层次的,还是可以进一步归纳出几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还是可以帮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纪录片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为更好地完善纪录片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下,将论述现代纪录片教育的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模式一:“社会学”模式

“社会学”模式的纪录片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现代纪录片教育的第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以我国的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众所周知,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国培养影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最高学府。但是,直到现在,北京电影学院不仅仍然尚未开办本科层次的专业纪录片教育,而且仅在研究生培养中开办了偏向理论研究的编导专业纪录片方向,其实也是“社会学”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2)。

像该校的研究生纪录片专业(方向),虽然也跟其他一般的影视硕士专业(方向)一样,对外接收一定数量的推免生,但据该校历年的招生简章介绍,该专业也是仅对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高校的社会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开放推免的机会(3)。

由此就非常明显可见,作为电影教育最高学府的北京电影学院,在纪录片人才培养上,透露的其实还是“社会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应该说,理论上讲,虽然不可否认,纪录片摄制确实涉及很多社会纪实的东西,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学方法,辅助有关的创作实践,乃至理论研究,但由此就简单地将纪录片教育与社会学联系起来,催生出一种“社会学”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还是存在两个需要特别警惕的问题:

一是单纯的“社会学”类型的纪录片人才培养模式,不小心的话,非常容易把“纪录片”反向变成一种社会调查、社会认识的工具。也就是,非常容易把纪录片和纪录片教育工具化,使作为影视艺术学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学的附庸,而无法保证作为一门艺术专业的纪录片创作,成为一种专门的、独立的、特殊的存在。

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即便反过来,把社会学当成了“工具”,以此训练出纪录片创作者或者研究者,以社会学的方式、视角,去观察、解读世界,然后以影像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记录下来,其实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即此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创作思维,其实在认识逻辑上,还是非常容易染上严重的社会本位的色彩,使作为影视艺术学的纪录片变成更像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而远离它的真正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