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经筵原本是以教育为主,为何在明代会逐渐走向

一、教育的重要性,促使经筵制度逐步形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

为了能够使王朝能够顺利的传承交接下去,历任的皇帝都重视修身,因为只有修身了,才能最大几率的保证贤明,让百姓安居,从而使得这个国家能够长治久安。而修身最为常规的手段,一般就是教育——而作为皇帝不仅在小时候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即便是在长大后登基了,也依旧要接受一些教育。

后来随着教育的深化,对于这种皇帝即位后的再教育,甚至还形成了一种规范化的制度。这种制度我们称之为“经筵制度”,经筵即帝王特设的御前讲席。

“自宣帝甘露中,始诏诸儒讲五经于石渠,经筵之所始乎此,厥后遂为常制……——南宋林《古今源流至论》

从上可以看出,其实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经筵的开始。不过虽然在汉即有,但是它是在宋时期才形成,而直到有明一代的时候才走向成熟。在明朝时期,不仅有经筵,随着时间的发展,还甚至衍生出了日讲——最初的经筵太过于繁琐,讲课之前有许多仪式,目的是为了使得皇帝尊崇儒学;不过后来因为这种繁琐的行为太过重视礼仪性,于是造就了一个日讲,也就是小经筵,这个与之前相比则较为务实。

然而,从上可以看出,这种学习制度,终究与皇帝有关,是与皇权有着密切联系的,那么在明代这个发展成熟期,它究竟是纯粹的传授皇帝教育?还是有涉及政治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时代背景作用下,明朝从随意而为的学习到重视经筵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国家开始休养生息。朱元璋因为从小家贫,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走上九五至尊的位置,他深知权力来之不易,对权力掌控欲自然更加强烈。而当时的经筵主要是一些儒学知识,掌控欲极强的朱元璋自然与儒学格格不入,因此经筵制度在此时发展极其缓慢。

要是后来的建文帝能够统治长久,或许经筵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可惜的是他的皇位没热乎多久,就被叔叔朱棣给抢走了。朱棣一生戎马,久经沙场,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与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性格极其霸道。而朱棣后来的皇帝,不管是洪熙帝,还是宣德帝,虽说性格并不是偏霸道那种,但由于较为年长的缘故,对于经筵这种成熟的再教育模式也是有些排斥的。

《明史》卷五十五礼九经筵条载:“?明初无定日,亦无定所。正统初,始著为常仪,以月之二日御文华殿进讲,月三次,寒暑暂免。”

因此,这个时候的经筵发展,一度出现停滞现象——经筵是否开展几乎全靠皇帝的心情好坏,以及皇帝的突发奇想。

“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盖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属,则自然强敏。经筵讲学,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

然而世事无常,由于朱瞻基的突然暴毙,使得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突然上了皇位。皇帝年幼,对朝政自然难以理解——因此为了能够让皇帝更好的利用皇权,朝廷开始重视经筵,并让顾命大臣亲自担当经筵官。正是在这个时候,经筵制度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并且由于是朝廷的顾命大臣担任经筵官,这就使得最初的单纯教育逐渐的与政治扯上了关系。从此,经筵成为了朝廷的一大盛事,被明人认为讲学第一事,并且制度化下来。

三、随着教育的深入,经筵逐渐趋于政治化

1、作为臣子与皇帝连结的重要纽带之一,经筵注定会带上政治色彩。

《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下,大臣们有三种境界,上则为帝师,教导皇帝,中则为帝友,与皇帝成为朋友,下则为帝臣,只是单纯的臣子关系。作为帝师,皇帝见了也要行礼,也要礼让三分。

而因为受到皇帝尊敬的缘故,在教导过程中,帝师若在讲学中灌输一些治国理念,皇帝自然很容易就接纳了。因此帝师很多时候都会讲学政治。

而除此之外,作为皇上的老师,必定要那些名师大儒们担任。而同样的,这些担任经筵讲师的大名士们,他们的待遇非常好,皇帝经常会赏赐一些财物来显示对他们的尊敬——而这其实我们可以看作成皇帝对于这些名士们的笼络,使其变得更加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