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教育孩子“不读书就去捡垃圾?”爸妈们,你们

“不读书就去捡垃圾/收破烂/洗盘子……”

大人常常用类似话语来督促孩子上进,但却忽视了几个问题。

01

谁的读书时代,一个月没二三十天不想上学呢?

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位家长晒出请假的聊天记录。当小孩不想上学时,家长并未采用“打一顿就好”的老办法,而是尊重他的意愿,向老师请了假。

但是小孩没想到的是,他的任性早已被暗中标好价码——他被爸妈拎着去捡垃圾了。

家长晒出小孩哭唧唧的表情,逗乐了一票网友。

家长初衷就是告诉孩子,不好好读书就要干捡垃圾这些吃苦受累的事情。乍一看是很开明,但也踩进了另一个思维误区。

捡垃圾,就比读书差了?

02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做出了一个设定:不读书下场就是捡垃圾。

也就是默认了体力活低于脑力活,在小孩尚未完善的认知里,塑造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的思维模式。

如果能让小孩认识到读书机会宝贵,那固然好。但在他们没有成型的世界观里,植入了一条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这无疑就走向了负面。

事实上,就拿“捡垃圾”这事来说,我们存在的误区不少。

曾有个段子,“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丢在迪拜捡垃圾”。在这个特产是有钱的国度,据传街上垃圾桶都是LV。

迪拜捡垃圾这事,咱们笑笑也罢,再来看看身边,如果收垃圾破烂到一定规模,你真的以为还是所谓的低等职业吗?

03

小e住的小区交房不久,装修的废材很多,每天下楼丢纸箱纸盒,不出几分钟就会被保洁收走,转移到周边废品站,每天晚上都有一辆巨大的卡车来拉货。

从小区保洁到废品站,再到拉货和售卖,可以说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月薪两三千的白领,可别急着嘲笑那些开车收垃圾的人,没准赚钱是你们好几倍。

不信来看看这个豆瓣帖子,网友认识一位家里收垃圾的男生,“文质彬彬看起来跟垃圾没半毛钱关系”,告诉了她一句话:“你普通人想靠收垃圾挣钱也没用。”

其他网友也分享道:

“我们那收垃圾的,每个人管一个范围。”

“真的下等功夫,上等钱,看不出来,闷声发大财。”

“在我家小区收了10年废品的夫妻,全款买了套房子。”

“初中一个特别震撼我的场景,是我们学校旁边的废品收购站,一家4口人人穿貂,坐在纸山上算账。”

成人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鄙视链。

创业的,看不起领死工资的;体制内的,看不起在企业讨生活的;坐办公室的,看不起搬砖的……

一位网友说:“虽然嘴上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中你跟别人说你是捡垃圾的,看有几个人看得起你的?”

事实上术业有专攻,任何职业只要钻研到了极致,就是佼佼者和领头羊,这不局限于你从事脑力劳动还是所谓的“脏活累活”。

借用《霸王别姬》那句话,都是下九流,谁看不起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