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深圳高等教育增量提质迸发“名校 名城”效应

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9月10日,新校区迎来了首批新生,5个院系的1271名2020级新生在这里开启全新的大学旅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启用,意味着深圳的高校版图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将提升一个台阶。

“十三五”期间,深圳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深圳已开办高校15所;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各项国际排名一路走高;名城 名校的叠加效应,也让深圳的高校成为优秀学子争相报考的焦点……

规划先行,高教发展路线明晰

深圳的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这是现实。但201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的高等教育建设驶入快车道。如何保证不偏离轨道,不走冤枉路?2016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高教意见》),确定了深圳发展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为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高教意见》在高校数量、高水平大学数量以及高水平学科数量等方面明确了目标和分步走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至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深圳将形成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并从提升质量、推进国际化、增强支撑能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作为深圳第一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见》确立了深圳高等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也为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敲定了基调。

引进 自办,高校版图不断扩大

近年来,深圳市把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市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年增长20%以上,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生均经费标准是省内其他高校的两倍。

2017年9月,首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学并迎来首批新生。学校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致力于为中俄战略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11月27日,深圳技术大学举行成立大会。这所新兴大学独立招生仅仅两年,已经成为优秀学子心向往之的“好大学”,理科投档线在全省高校中跻身前十。

“十三五”期间,哈工大(深圳)本、硕、博的培养体系日趋完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成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国内异地办学机构;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初现雏形;今年3月,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如今,全市现有高校15所,截至7月,全日制在校学生11.32万人,专任教师6999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66%。

未来10年,深圳将投入巨资,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目前,深圳正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筹建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高校版图将不断扩大。

含金量高,人才高地初显雏形

增量的同时,深圳的高等教育还在不停地提质。

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各种榜单上,深圳高校的排名以令人惊喜的速度一路攀升。目前,在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深圳大学均已进入主榜,平均排名已进入内地高校前35名。作为一所新兴创新型大学,南科大在多项世界大学排名中屡次上榜。日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亚洲第33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全球建校小于五十年的大学),南科大位列中国内地第1位,世界第47位。

2018年11月,广东公布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深圳4所高校和20个重点建设学科成功入选。其中,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进入整体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作为新面孔成功入选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目前,深圳大学共有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年轻的南科大也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