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参考
    主页 > 综合新闻 >

父母教育孩子,最忌讳的是这一点

以孝闻名,只喜夸赞
身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既是圣人之后,又是官二代。
四岁时,父亲让他把梨分给大家吃。
他按照长幼顺序分发,并把最小的梨子留给了自己,说到:
“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法”,就是道理、规矩。
汉代时,最讲究孝悌之义。
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长幼也要有序。
按照常理来说,四岁大的孩子,看见一盘好吃的梨,自然是伸手拿大个的,有些小孩,甚至会一手拿一个。
孔融只选择了一个小梨子,说明他小小年纪已经懂了规矩,并且能按照规矩做事。
这样的孩子自然人见人爱,在场的客人都惊为天人。在大家的夸赞和传颂下,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乡里。
无论谁见到孔融,免不了一番夸奖。孔融就此成名,“悌于长”的事迹被世代流传。
于是,《三字经》里有了那句“融四岁,能让梨”,即使是现在,还在用来教化儿童。
孔融十岁时,已经被夸赞了六年,这让他非常自负,渐渐听不得批评。
他随父亲到洛阳后,去拜访司隶校尉李元礼。这位李校尉很有声望,吸引了很多才智出众、声誉极好的名士前来投奔。
当这些名士来时,只需报上自己的姓名,便可如同李府亲眷一般通报进门。
孔融算不得名士,他来到李元礼门前,对门卫说:“我是李府的亲戚。”守卫不敢怠慢,忙进门通报。
孔融便大大方方进门去,坐在了李元礼面前。
李元礼的气度并非浪得虚名,他并未因孔融是个孩子而怠慢,客气问道:
“你我素未谋面,怎么就说是我亲戚呢?”
孔融回答:
“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在你的祖先老子门下为师,我们算是世交。”
李元礼和宾客们听了,都赞叹这个小孩太聪明。
唯独太中大夫陈韪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听惯了好话,这样的讥讽让他难以忍受。
所以,他马上反唇相讥:
“由今日可见,您小时候一定聪明又伶俐。”
一句话,把陈韪怼得哑口无言。
陈韪此话虽然说得不够客气,但足够客观。
孔融如此顶撞陈韪,只不过因为陈韪是唯一一个没有夸他的人。
可见孔融小小年纪,对别人的赞美已经非常在意了。
因悌入仕,名大于才
不过,真正让孔融名声大躁的,是他与哥哥争着领罪赴死的事件。
当时,名士张俭因为得罪了权臣被追杀,去投奔孔融的兄长孔褒。可是孔褒不在家,张俭想要走。
年仅十六岁的孔融见其窘迫,便说:
“你是哥哥好友,他不在家,我难道不能接待你吗?”
就这样,张俭在孔家藏匿了起来。
后来事情泄露,他们兄弟俩双双被捕入狱。审讯时,主审官却犯了难。
孔褒说:
“张俭是投奔我的,我该领罪。”
孔融说:
“张俭是我留下的,我该领罪。”
郡县只好去问孔融的母亲,谁知老太太却说:
“孩子是我生养的,我该领罪。”
一家子名门之后都争着去死,郡县哪敢都杀了?只好上表请示。朝廷定了孔褒的罪,孔融的名声却因为这件事越来越响。
很快,他就与陶丘洪、边让齐名,并称“三贤”。
“人的名,树的影”,孔融更因“孝悌”的美名被举荐为官。只是,孔融虽享誉盛名多年,才气智慧却并未高人一等。
这一当官,他的短板就暴露了出来。孔融的确博学,他高谈阔论,金句张口就来。
可是政见和主张却过于虚幻,难以落地实施。所以,孔融的官品和名声并不匹配。
他在北海做地方长官的时候,处理政事的手段可谓粗暴至极。
当地尚有黄巾余孽作乱,加上年成不好,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因此,北海的税收工作完成的不好。
孔融作为父母官,却不管百姓死活,强征税款。为此,不惜杀了五名征税不够的基层官员,以示决心。
在评判和对待他人时,孔融更是武断暴躁。
一次,他看到有个人因为死了双亲在路边哭泣。孔融仅仅是觉得他哭得不够伤心,就宣判此人不孝,竟让手下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