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篇丨教育师范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写在前面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教师,在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拥有寒暑假,还能桃李满天下,自然是无数人梦想的职业。不过,教师也有很多类型。
在编教师当属教师队伍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但由于各地编制名额的限制,即使是公立学校的教师也不一定都有编制。我们可以把非在编的教师分为特岗教师、聘用制教师和代课教师。
其中,特岗教师是中央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只要服务满三年,一般就可转为当地有编的在岗教师,因此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聘用制教师中的年金制教师和备案制教师待遇也都不错,几可与在编教师比肩;但代课教师实际上就是为弥补在职教师的暂时性短缺局面而存在的,就个人发展来说,并非长久之计。
那么,学什么才能成为教师呢?在我国13个学科门类中,有一个学科门类叫做“教育学”,它包含两个一级学科,即“教育学类”和“体育学类”。在一级学科“教育学类”下,又有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华文教育等具体专业。但其中的教育学专业实际上研究的是学术上的教育规律,它真正的目的不在于管理孩童,而在于启发正在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的大人。因此,教育学学子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要做老师,相比之下进入教育系统当公务员的比例更高。
同样的,教育技术学也并非教师的对口专业,它主要和在线教育联系在一起,培养的是为教育行业服务的技术人员。而其余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则比较名副其实,培养的就是对应阶段的任教人才。
此外,还有一类表现形式为“学科+师范”的专业,比如数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等等,我们称之为师范类专业。师范类专业同时满足了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的两种能力需求,也因此成为教师队伍的完美储备人才库。
如果继续细分的话,师范类专业中还有一部分为公费师范专业,该专业的学生称为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上学免学费,毕业以后有编有岗,还可以免试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但取得这些福利的条件是毕业以后还要回到本省中小学任教六年以上,而且成绩要足够优秀,因为招收公费师范生的院校只有6所教育部直属院校,而且个个实力强劲。
所以,如果将来想做教师,首先推荐的就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特别是其公费师范专业。这六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它们的实力在全国范围都有口皆碑。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也是老牌的师范类高校,其排名甚至超过了部属六校中的后三所,实力相当超群。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性价比也都不错,可以作为第二顺位的选择。第三顺位则是一些省属师范院校,比如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它们是各自省内级别最高的师范类院校,省内就业情况非常乐观。
第四顺位是如济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其他重点院校,供分数没有那么高的同学选择。选择院校的时候应当坚持地域导向,即将来想去哪里发展,就尽量选择哪个省份的高校。
但是,也并非只有选择师范类专业才能成为教师。事实上,任何人,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就已经满足了当老师的硬性要求。而且,很多名校出身的非师范生在与师范生的竞争中并不落下风,甚至更胜一筹。但如今,教师对学历的要求普遍较高。一般而言,硕士是做大学老师的最低准入门槛,二本差不多就要博士起步了。此外,一些顶级中学(如人大附中)的招聘要求也都已经是博士了。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学校毕业的非师范生